质谱仪是鉴定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有机合成、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生物化学、生物技术、临床分析和新陈代谢等研究中广泛使用。质谱仪的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电荷离子,并最终被质量分析器检测和分析,从而获得质量数信息。
ESI、APCI、APPI等软电离技术的发展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均无法同时覆盖极性与非极性、大质量与小质量的化合物分子。近年来,光学技术的发展预示着光电离(PI)技术在未来极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标准的软电离技术。目前国内外使用的PI源主要包括激光光电离源、真空紫外放电灯电离源和同步射真空紫外光电离源。相比于上述成熟的软电离技术, 激光光电离装置成本较为昂贵,且在真空紫外波段激光波长的调谐比较繁琐。现用的各类放电灯都只能产生特定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VUV),谱带较宽,能量分辨差。然而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SVUV)是一种通量高、稳定性好、能量分辨高且波长可调的光电离源。质谱分析线站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技术(SVUV-PIMS)不仅可以同时覆盖极性与非极性、大质量与小质量的化合物分子,还可以测得活泼自由基、反应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