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同城服务-同城空降软件,花间堂约茶的网,附近300元3小时

科研成果
    我国首次采用航空冰雷达技术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

    2024-12-20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航空遥感中心承担的2024年度甘肃省典型冰川航空冰雷达透视探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航空遥感中心承担的“2024年度甘肃省典型冰川航空冰雷达透视探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属于2024年度甘肃省水资源基础调查项目(第一批),主要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建设的新舟60遥感飞机和奖状遥感飞机,搭载航空冰雷达(测深模式和层析成像模式)与三维激光雷达进行冰川透视探测。这是我国首次基于航空冰雷达技术开展典型冰川(含老虎沟12号冰川、七一冰川、宁...

    航空遥感系统首次开展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透视遥感试验

    2024-08-03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等单位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组织实施“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基于航空平台开展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透视遥感试验。该试验是由空间中心牵头组织的“滦河流域天空地多尺度遥感联合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等单位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组织实施“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基于航空平台开展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透视遥感试验。该试验是由空间中心牵头组织的“滦河流域天空地多尺度遥感联合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遥感系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试验人员滦河...

    航空遥感系统首次获取全球首套山地冰川多源遥感有效探测数据

    2023-05-11

    作为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民用P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科学论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及武汉大学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八一冰川地区组织实施冰川透视航空与地面联合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展基于航空平台的P/L/VHF三波段(P波段、L波段、甚高频段)雷达联合冰...

    航空遥感系统助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2023-05-04

    4月26日至5月4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16家单位,开展为期9天的黑土地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试验。?本次试验是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先导专项支持下实施的天空地一体化立体协同观测试验。航空遥感系统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承担了区域高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天空地真实性传递验证等关键任务。为确保任务的高效完成,航空遥感系统充分发挥多载荷协同观测的...

    航空遥感系统助力“黑土会战”先导专项和空基真实性验证

    2022-10-29

    2022年10月29日,航空遥感系统利用航空激光雷达和多光谱相机,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农场测区完成了两型载荷综合数据获取,为“黑土会战”先导专项和空基真实性验证等提供高点云密度和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激光和光学遥感数据。??本次试验是在中国科学院“黑土会战”先导专项三江示范区项目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项目联合支持下开展的天空地一体化立体协同观测试验。航空遥感系统作为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的重要中间环节,承担着...

    遥感地球所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为抗震救灾提供重大决策支持(130421)

    2013-04-21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急预案,启动遥感抗震救灾工作。20日9时50分,航空遥感飞机B-4101携带光学传感器从四川绵阳机场起飞,开始执行雅安地区地震灾情遥感监测任务。20日下午第一架次返航,获取地震灾区芦山、宝兴、邛崃等县市约5000平方公里,获取0.6米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约256G。同期,紧急完成了四川省雅安市地震灾区SPOT-5、LANDSAT-5、和SPOT-4等卫...

    雅安地震灾情监测与评估取得第一阶段成果(130421)

    2013-04-21

    雅安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9时30分,相关工作人员约60人集结完毕,立即进入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工作岗位。9时50分,遥感飞机B-4101携带光学传感器从四川绵阳机场起飞,开始执行雅安地区地震灾情遥感监测任务。13时37分,第一架次返航,获取地震灾区芦山、宝兴、邛崃等县市约5000平方公里,获取0.6米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约256G。16时,从四川传回第一批航空遥感数据,科研人员...

    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为汶川灾后重建连续提供遥感数据支持(100511)

    2010-05-11

    日前,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汶川两周年灾后重建航空遥感监测工作圆满结束。该项工作于4月启动,是继2008年汶川地震遥感监测与评估、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遥感监测科学实验后的第三次大范围航空遥感监测??蒲腥嗽苯岷?008年和2009年震区遥感监测结果,重点对北川新老县城、唐家山堰塞湖、映秀镇等曾备受关注的典型区域进行了遥感分析,直观展示了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震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基本情况。http://www.cas.cn/xw/z...

    卫星数据共享为玉树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100506)

    2010-05-06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危急关头,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对地观测中心)第一时间紧急启动遥感应急响应机制,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对地观测中心在充分发挥遥感飞机传感器高分辨率快速监测作用的同时,利用遥感卫星地面站数据存档、获取及处理方面的优势,紧急处理了一批玉树县地区灾前卫星影像产品,在地震发生当天通过网络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对地观测中心利用立体影像图分析解译玉树地震灾情(100427)

    2010-04-27

    继4月15号发布首张完整的青海玉树地区遥感影像之后,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科研人员继续对灾区影像进行解译和分析,并完成了灾区立体航空影像图的制作。玉树灾区航空立体影像图主要基于4月15号发布的灾区遥感影像,利用立体相对技术处理完成。航空遥感获取的灾区高分辨率影像,相邻两幅影像之间的重叠率是60%,利用影像的高重叠特征,经过遥感图像处理,可以快速生成一个红蓝立体相对,透过红蓝立体眼镜观察,灾区...

    玉树县结古镇东北方向新建城区震情监测(100415)

    2010-04-15

    在此次玉树地震中,结古镇城东北方向均为新建城区,楼房以框架结构为主,且由于离震中(位于该城西郊)较远,因此受到此次地震灾害影响较小,从4月14日获取的灾区航空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可以看出,基本未发现成片的房屋倒塌现象。(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提供)

    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西部地区地震损毁航空遥感监测(100415)

    2010-04-15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遥感飞机于14日14点从绵阳机场起飞奔赴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于当日15点30分开始获取地震灾区第一批空间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图像主要覆盖玉树县结古镇西部地区。对地观测中心科研人员利用灾区航空图像,对该区域地震损毁程度评估如下:全部遥感监测区域范围房屋倒塌率达到61.7%。对遥感监测区域从西至东分为4个子区A、B、C、D, 4个子区的房屋倒塌率分别为38.2%、81.9%、83....

    玉树县城西部地震损毁情况的航空遥感监测(100414)

    2010-04-14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遥感飞机于14日14点起飞奔赴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于当日15点30分已获取了地震灾区第一批空间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心科研人员利用灾区航空图片,对地震损毁进行了快速评估,现将玉树县城西部受灾状况进行通报。图1 玉树县城旧城区周边民房倒塌严重旧城区震后遥感影像〔由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拍摄〕旧城区震前遥感影像〔取自google earth〕图2玉树州体育场...

    遥感飞机获取玉树地震灾区第一批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100414)

    2010-04-14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遥感飞机于4月14日14点起飞奔赴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已于当日15点30分获取了地震灾区第一批空间分辨率为40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图1显示的是距震中24公里的玉树加日切括倒塌的房屋,图2是同一地区震前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图1.玉树地区加日切括震后遥感影像(由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拍摄)图2.玉树地区加日切括震前遥感影像(取自googlemap)http://www.cas.cn/xw/zyxw/t...

    对地观测中心开展青藏高原江河源星机地同步观测试验(090904)

    2009-09-04

    对地观测中心承担的973计划“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项目的青藏高原江河源星机地同步观测试验已于日前开展。该试验拟在黄河源头-玛多、冬克玛底-北麓河两个试验区开展为期十余天的星机地同步观测试验,对实验区土壤、植被、湖泊、积雪、冰川等相关参数进行地面测量。参与本次试验的飞机是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航空遥感中心的奖状飞机,试验协调小组2009年8月25日到达并驻扎在格尔木完成飞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