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4日,对地观测中心的两架高性能航空遥感飞机载誉返京,利用近1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汶川地震一周年后灾区环境变化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遥感监测任务。 两架遥感飞机于2009年5月11日下午从北京起飞再次飞赴汶川地震灾区,执行灾区生态环境研究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遥感科学试验。此次遥感监测工作历时25天,搭载光学传感器的遥感飞机飞行15架次,使用ADS80获得数据约2.5TB,搭载合成孔径雷达的遥感飞机飞行8架次,获得包括X、L和C波段数据约3TB,数据含盖了去年应急监测飞行的所有重要区域,并扩展了卧龙大熊猫自然?;で=岷?008年5月14日-6月9日汶川地震灾后数据,为生态环境变化与恢复评估、灾后重建等需要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数据。 对地观测中心同时到达灾区的4个地面专业组,共计20余名科技人员对飞机获取的重点地区进行了遥感图像快速解译、动态对比分析和地面实地验证工作,并将监测分析结果在对地观测中心和中科院网站上及时发布,内容涵盖北川县城新址建设进展、堰塞湖震后一周年的监测与评价以及北川县、理县、茂县等地区一年来的环境变化与灾后重建状况等诸多方面。这些信息的发布很快引起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华龙网等近20家网络媒体对监测信息进行了转载。对地观测中心已计划向四川省政府以及相关的国家部委和研究单位等共享这批灾区数据,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批宝贵的数据资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让世人永远铭记的时刻已经远去,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对地观测中心将秉承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的理念,充分依托自身独特的航空航天遥感综合科技优势,以实际行动继续为灾区生态环境研究和人民重建家园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