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国家实验室2017年度束流评审会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召开。评审总体会由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物理研究所院士张肇西主持,前国家实验室主任魏宝文院士应邀出席会议。
评审委员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20个单位的39位专家组成。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主任沈文庆院士致辞。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赵红卫介绍了2016年度HIRFL总体运行情况、取得的重要成果和2017年束流时间申请情况。
评审专家分“核物理与原子分子物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科学”等4个领域,对来自国内外用户的束流申请书进行了细致的审阅和讨论,根据申请书的网上评审成绩,结合“用束意义”、“实验设计合理性”、“用束时间合理性”以及预期是否有重要成果产出等进行综合评审,最终确定了2017年HIRFL实验束流时间的分配。
2017年度,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束流申请书264份,申请束流时间15914.8小时。经评审批准实验束流时间4238小时,批准率仅有26.6%。此次评审结果将录入到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并向申请用户反馈评审结果。
赵红卫作大会报告
给优秀用户颁奖
合影留念
<兰州重离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