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5
5月11日,“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西太平洋地球物理调查航次,顺利返回青岛。海洋所党委书记王辉、所长助理刁新源以及科考船运管中心工作人员、项目有关科研人员到码头迎接。
5月11日,“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西太平洋地球物理调查航次,顺利返回青岛。海洋所党委书记王辉、所长助理刁新源以及科考船运管中心工作人员、项目有关科研人员到码头迎接。本航次3月20日从青岛起航,搭载了来自中科院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等单位的50余名科考队员。为期近2个月的时间里,“科学”号航次全体人员全力克...
2020-03-30
3月25日至27日,北京谱仪Ⅲ(BESIII)国际合作组以网络会议的形式举办了数据质量与软件研讨会,研讨会具体由物理协调人刘北江研究员和软件协调人孙胜森研究员组织。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合作单位,以及意大利核物理国家实验室、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国外合作单位的...
2020-03-20
3月20日上午,随着一声浑厚的船笛声,“科学”号科考船搭载50多名科考队员从青岛母港启航,赴西太平洋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深海调查任务,标志着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今年深远??瓶既挝裾交指?。海洋所所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王凡参加开航仪式。
3月20日上午,随着一声浑厚的船笛声,“科学”号科考船搭载50多名科考队员从青岛母港启航,赴西太平洋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深海调查任务,标志着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今年深远海科考任务正式恢复。海洋所所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王凡参加开航仪式??揭鞘酵醴菜ぬ×恕翱蒲А焙潘锲渚す赜诤酱伪负?..
2020-03-18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罗文率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广东组来到中国散裂中子源,对装置的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调研,高能所副所长、东莞分部主任陈延伟接待了调研,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等陪同调研。罗文在沙盘前听取了陈延伟对于中国散裂中子源概况原理、建设历程、运行情况以及科...
2020-03-18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推进,散裂中子源于3月15日迎来2020年第一期运行开放的首位现场实验用户。该用户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在散裂中子源利用中子成像技术进行考古方面的研究。为保障用户健康和安全,根据防疫有关规定,散裂中子源制定了专门的接待流程和疫情防控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为用户提...
2020-02-07
近期,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举国关注。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学院的统一部署和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加紧科研攻关,全力支持、全程参与相关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依托我所建设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的核心支撑作用,着力进行病原鉴定、病毒溯源、病原检测、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为一线防控治疗提供重要资源储备和科技支撑。
近期,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举国关注。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学院的统一部署和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加紧科研攻关,全力支持、全程参与相关防控工作,充分发挥依托我所建设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
2020-01-15
1月15日,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在高能所东莞分部举行了揭牌和授牌仪式。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高能所副所长陈延伟、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海涛、东莞市副市长刘炜、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黄天梁、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李忠红、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王循理、澳门大学教授李海峰等...
2020-01-08
2020年1月8日,子午工程2019年度运行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全面总结了2019年工作,并对2020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嵋橛晒铱占淇蒲е行母敝魅巍⒆游绻こ潭诔N窀弊苤富幼拮悦髦鞒?。子午工程十二家运行单位的主管领导、调度,各台站运行、维护人员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十二家运行单位分别汇报了2019年...
2020-01-08
1月8日,按照武汉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实验室在组织人事处指导下,召开了人员上岗资格评审会议。评审组专家由分管所领导、实验室负责人及研究员代表组成。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首创了绿色、橙色、红色三级人员上岗资格评审制度,对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资格评估,并颁发相应等级的...
2020-01-05
1月5日,“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胡敦欣院士、王辉书记以及科考船运管中心负责人、相关部门同事到码头迎接。
“科学”号完成西太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1月5日,“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胡敦欣院士、王辉书记以及科考船运管中心负责人、相关部门同事到码头迎接。胡敦欣院士到码头接船王辉书记欢迎科考队员凯旋归来本航次2019年10月3号从青岛起航,历时95天,...
2020-01-02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植标本馆Biotracks平台联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同针对现有种质资源采集的标准流程进行专门的业务定制和优化适配,进一步优化Biotracks APP。种质资源采集是生物种质资源保藏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工作。相比植物标本采集,其野外工作量更大,所要记录的信息更多,数据的汇交、梳...
2019-12-29
2019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子科学和中子技术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结题总结会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
2019-12-27
12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建设的“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正式揭牌。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礼,副市长肖汉辉,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杨青春、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副主任卢晓春出席了此次揭牌仪式。仪式上,王永礼和张首刚共同为“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揭牌,并向大会致辞...
2019-12-24
为确保实验室安全体系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保持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按照年度管理评审实施方案的要求,研究所于12月24日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进行了管理评审。评审组由研究所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生物安全委员会代表组成,研究所所长担任管理评审组长,实验室工作人员列席会议?;嵘?,各部门负...
2019-12-22
2019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1”科考船圆满完成“AUV及相关设备规范化海试航次”,返航广州南海所新洲码头。本航次历时43天,累计航程3570海里,航次首席科学家是中科院南海所孙宗勋研究员。
2019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1”科考船圆满完成“AUV及相关设备规范化海试航次”,返航广州南海所新洲码头。本航次历时43天,累计航程3570海里,航次首席科学家是中科院南海所孙宗勋研究员。本航次是针对国家海洋技术领域的海洋仪器装备研发需求,在“十二五”海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基于“实验1”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