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同城服务-同城空降软件,花间堂约茶的网,附近300元3小时

科研成果

大气所四项科技成果在2025年度气象科技成果评价结果中获奖

发布日期:2025-09-02 【字号:

近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了2025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大气所4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大气热带波动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机理和预测研究”与“湿地和稻田甲烷排放模型技术与应用”2项科技成果获得“优秀一等”等级,“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与“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的精准年际预测与应用”2项科技成果获得“优秀二等”等级。大气所4项获奖成果中“湿地和稻田甲烷排放模型技术与应用”和“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的精准年际预测与应用”2项成果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顺利完成。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成果“大气热带波动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机理和预测研究”被国际认可为热带气旋生成新机理,获多国院士等知名学者引用,为气候预测提供了新方法,支撑国家减灾防灾决策。

成果“湿地和稻田甲烷排放模型技术与应用”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湿地与稻田甲烷排放模型,显著提升清单精度、降低不确定性。作为IPCC唯一采纳的中国模型,填补了发展中国家空白。直接支撑中国UNFCCC报告、全球碳计划和气候谈判。

成果“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研发的RIEMS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突破性的耦合了碳氮循环、大气化学及人类活动等过程。解决CO?空间分布难题,精细刻画多圈层作用,揭示碳汇-气候反馈机理。成果获中国气象学会科技成果进步奖并发表于npjCAS,CD,ACP,JC,GRL等顶级和主流期刊,支撑国家双碳战略与洪水预报。

成果“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的精准年际预测与应用”揭示了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季节至年际尺度预测源,建立集合预测系统,将精准预测时效从15天突破性提升至3个月,为应对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2025年度气象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由中国气象局组织,面向气象行业有关的行业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征集遴选,突出评价气象科技成果的质量、绩效和业务贡献,旨在发挥科技成果评价指挥棒作用,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经提名、评审、公示等程序,此次共有21项科技成果被评价为“优秀一等”等级,37项科技成果被评价为“优秀二等”等级。

附件:中国气象局2025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