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2019年5月9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高峰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Arthritogenic Alphavirus Receptor MXRA8 Binding to Chikungunya Virus Envelope Protein的文章,首次从分子水平阐释了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表面E蛋白与其细胞受体MXRA8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了此类病毒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为抗病毒药物开发及新型疫苗设计提供了新靶点。
2019年5月9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和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高峰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Arthritogenic Alphavirus Receptor MXRA8 Binding to Chikungunya Virus Envelope Protein的文章,首次从分子水平阐释了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表面E蛋白与其细胞受体MXRA8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
2019-04-28
4月28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在京举行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奖。等离子体所“匠心聚合、质量极限”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创新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常务副所长宋云涛出席大会代表团队领奖。
4月28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在京举行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奖。等离子体所“匠心聚合、质量极限”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创新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常务副所长宋云涛出席大会代表团队领奖?!敖承木酆?、质量极限”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创新团队瞄...
2019-04-28
4月28日上午,山东省庆?!拔逡弧惫世投隰吒幻裥寺忱投被竦谜弑碚么蠡嵩诩媚险倏?。中科院海洋所“科学”号考察船被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翱蒲А焙糯に锲渚渭颖碚靡鞘剑ㄓ乙唬翱蒲А焙糯に锲渚诒碚孟殖 翱蒲А焙趴瓶即鞘迪治夜Q笄抗铰?、开展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
2019-04-18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北斗三号卫星,采用双频共视法,实现了我国时间基准UTC(NTSC)与捷克国家时间基准UTC(TP) 的亚欧长基线国际时间比对。在当前北斗三号共视可视卫星比北斗二号数少一半的情况下,达到共视比对精度1.2ns,提升幅度约19%。近两年来,国际权度局(BIPM)一直在积极...
2019-04-12
EAST团队在EAST高电子温度(芯部电子温度8keV)H-mode运行中,利用GEM相机在国际聚变领域首次测得软X射线波段能谱在二维空间(R-Z)上的分布。为研究EAST芯部重杂质种类、分布以及R-Z空间上的大尺度输运等物理过程奠定了实验基础。托卡马克及聚变堆高参数运行下固有重杂质聚芯对装置安全运行及聚变功率产额有重要影响,...
2019-04-11
4月11日,201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隆重举行。等离子体所科研成果“高功率回旋共轭加热天线研制及关键技术应用”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离子体所常务副所长宋云涛代表团队领奖?!案吖β驶匦查罴尤忍煜哐兄萍肮丶际跤τ谩蓖哦油ü?、吸收核聚变装置高功率离子回旋天线技术要求,全面开展高功率...
2019-03-25
近日,大连化物所袁开军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团队与南京大学谢代前教授合作,利用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研究装置(简称“大连光源”)研究水分子光化学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羟基自由基(OH)是星际介质和行星大气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其性质活泼,能和大部...
2019-01-17
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19年度工作会议?;嵘希壤胱犹逅盎谏淦挡ㄇ耐锌砜烁咴际忍诵醒芯考濉被?018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获奖代表颁发了奖章和证书,所长万宝年研究员代表获奖研究集体上台领奖。“基于射频波驱动的托卡马克高约束稳态运行研究集体”依托EAST实验装...
2019-01-16
近日,EAST团队孙有文研究员课题组利用混合环向模数的共振磁扰动场,在中美联合实验中成功实现了对边界局域模的完全抑制。证明了这种混合环向模数的共振磁扰动与单环向模数相比,能够有效降低抑制ELM所需的线圈电流,同时揭示了其中一个分量的非线性响应渗透过程对于实现ELM抑制的关键作用。相关成果由博士生顾帅以“Edge localized mode suppression and plasma response using mixed toroidal harmonic resonant magnetic perturbations in DIII-D”为题发表在核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上。
近日,EAST团队孙有文研究员课题组利用混合环向模数的共振磁扰动场,在中美联合实验中成功实现了对边界局域模的完全抑制。证明了这种混合环向模数的共振磁扰动与单环向模数相比,能够有效降低抑制ELM所需的线圈电流,同时揭示了其中一个分量的非线性响应渗透过程对于实现ELM抑制的关键作用。相关成果由博士生顾帅以“Edg...
2018-12-27
2018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对外宣布开通基本服务(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完成该系统“授时性能评估”任务,为北斗三号开通服务提供重要依据。11月中旬,承担该评估任务的国家授时中心北斗时间性能监测评估团队,在短时间内,团队成员克服困难、积极配合、任劳任怨,甚至...
2018-09-19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平当树(Paradombeya sinensis)的“庐山真面目”长期以来一直不为人知,非常神秘,其“外貌长相”,仅限于原始文献的描述和线条图。2013年出版的《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中,平当树是仅有的12个未能获得彩色图片的物种之一。虽然近年有文献记载在昆明普渡河流域发现平当树,但均没有相关的图片报道,其真实性难以得到确定。通过查询国内外各大主流网络资源,也未能获得平当树的图像资料。这都增加了该物种的调查和保护难度。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平当树(Paradombeya sinensis)的“庐山真面目”长期以来一直不为人知,非常神秘,其“外貌长相”,仅限于原始文献的描述和线条图。2013年出版的《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中,平当树是仅有的12个未能获得彩色图片的物种之一。虽然近年有文献记载在昆明普渡河流域发现平当树,但均没有相关的图片报道,...
2018-09-17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论文“反应堆中微子流强与能谱的改进测量”(Chinese Physics C, 2017, 41 (1): 013002)被评为中国物理学会2018年度“最有影响论文奖”一等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物理学会2018年秋季会议期间举行。高能所实验物理中心副研究员占亮作为文章的通讯作者,代表大亚湾实验项目组领取了该奖项。国际上反应...
2018-09-14
日前,等离子体所EAST团队孙有文研究员课题组在EAST上利用三维磁扰动场控制阿尔芬本征模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结果由博士研究生楚南等人近期以快报的形式发表在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上。
日前,等离子体所EAST团队孙有文研究员课题组在EAST上利用三维磁扰动场控制阿尔芬本征模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结果由博士研究生楚南等人近期以快报的形式发表在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上。在未来ITER等聚变装置中低碰撞率的燃烧等离子会因为核聚变反应产生大量的高能离子,它们对于核聚变反应稳态自持地...
2018-09-14
近期,等离子体所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室在托卡马克中杂质密度内外非对称分布物理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潘成康副研究员等人提出了托卡马克中科里奥利力效应会导致杂质离子向高场侧聚集(内-外不对称)的物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Out impurity density asymmetry due to the Coriolis force in a rotating tokamak plasma”为题发表在核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上。
近期,等离子体所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室在托卡马克中杂质密度内外非对称分布物理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潘成康副研究员等人提出了托卡马克中科里奥利力效应会导致杂质离子向高场侧聚集(内-外不对称)的物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Out impurity density asymmetry due to the Coriolis force in a rotating tokamak plas...
2018-09-10
基于纳米孔道的分离膜在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节能和高效的巨大的潜力,但它的实际应用一直受输运和选择性矛盾的制约。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用户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辐照高分子膜成功制备出高密度孔径均匀的接近亚纳米尺度的核孔膜,实现了超高通量和高选择性离子输运的完美平衡,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