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同城服务-同城空降软件,花间堂约茶的网,附近300元3小时

科研成果
    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第一时间共享四川九寨沟震前卫星遥感数据

    2017-08-08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当晚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应急响应预案,开展了震前历史数据查询和灾后数据编程获取等一系列的灾害应急监测响应工作。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当晚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应急响应预案,开展了震前历史数据查询和灾后数据编程获取等一系列的灾害应急监测响应工作。9日中午12时,遥感地球...

    等离子体所在台基等离子体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17-07-27

    近日,等离子体所徐国盛研究员课题组在研究台基等离子体中E×B流剪切驱动静态高约束模式(QH模)放电中边界谐频振荡(EHO)的低环向模数扭曲模的线性不稳定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内容以“E×B flow shear drive of the linear low-n modes of EHO in the QH-mode regime”为题发表于核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杂志上[Nuclear Fusion, 57 (2017) 086047 (17pp)]。

    近日,等离子体所徐国盛研究员课题组在研究台基等离子体中E×B流剪切驱动静态高约束模式(QH模)放电中边界谐频振荡(EHO)的低环向模数扭曲模的线性不稳定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内容以“E×B flow shear drive of the linear low-n modes of EHO in the QH-mode regime”为题发表于核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

    近物所依托兰州重离子合成新核素223Np

    2017-07-22

    近物所实验物理中心研究团队依托兰州重离子成功鉴别出短寿命缺中子新核素223Np,实验结果否定了Z = 92质子亚满壳的存在。实验在充气反冲核谱仪(SHANS)终端上开展,采用188 MeV的40Ar束轰击187Re同位素靶,通过能量、位置、时间关联鉴别方法,成功鉴别出半衰期仅为的短寿命缺中子新核素223Np,其a衰变能为9477(44) keV。...

    利用HIRFL进行滴线核20Mg和22Si的延迟衰变谱学研究

    2017-06-26

    远离稳定线原子核的衰变研究可为核内有效相互作用与基本对称性、奇特核结构与奇特衰变以及天体核合成等关键问题提供重要的信息,是人们对原子核稳定存在极限的一种探索。22Si和20Mg是N=8的丰质子滴线核,衰变谱学研究是新近的热点。对于20Mg,其β延迟质子(βp)衰变与核天体关键反应19Ne(p, γ)20Na密切相关,国际上研...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数据

    2017-06-16

    2017年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慧眼”发射成功。6月16日10时46分25秒,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在第16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的首轨下行数据,并将所接收的卫星数据实时传送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17年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慧眼”发射成功。6月16日10时46分25秒,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在第16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的首轨下行数据,并将所接收的卫星数据实时传送至中科...

    等离子体所在离子回旋频段波与等离子体耦合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7-05-18

    近日,等离子体所微波加热与电流驱动研究室离子回旋课题组在离子回旋频段波与等离子体耦合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以“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ICRF waves coupling in EAST”为题发表在核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杂志上(Nuclear Fusion 57 (2017) 066030)。

    近日,等离子体所微波加热与电流驱动研究室离子回旋课题组在离子回旋频段波与等离子体耦合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以“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ICRF waves coupling in EAST”为题发表在核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杂志上(Nuclear Fusion 57 (2017) 066030)。离子回旋频段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与诸...

    等离子体所两项科研成果获2016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7-05-18

    日前,安徽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获2016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的人员和组织进行表彰。其中,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宝年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托卡马克高约束等离子体中缓解边界局域模的新方法研究”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宋云涛研究员等人完成的“高载多元分流超导...

    HIRFL用户观测到同位旋漂移的长时标特征

    2017-05-10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上建成的放射性束流线1号线(RIBLL1),是国内实验核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平台。它可以提供上千种能量小于100 MeV/u的放射性束流及高品质的稳定核束流,每年可为国内外用户提供1000多小时的束流时间。特定自由度的弛豫是所有输运过程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问题。两个原子核的碰撞反应,是一个典...

    “科学”号深远海综合探测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7-04-08

    4月8日,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完成的“‘科学’号深远海综合探测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特等奖。

    4月8日,2016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完成的“‘科学’号深远海综合探测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特等奖。孙松研究员代表海洋研究所上台领奖“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深海探测与研究是国家的长远利益所在,也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抢救性保存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岷江柏木

    2017-03-17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接收来自四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库区的岷江柏木6个居群的球果620个。工作人员通过X-光检测和TZ染色实验检测了该批种子的质量和活力。结果显示:该批种子平均饱满率为60%,平均生活力为73%,满足种子库保存的质量要求。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接收来自四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库区的岷江柏木6个居群的球果620个。工作人员通过X-光检测和TZ染色实验检测了该批种子的质量和活力。结果显示:该批种子平均饱满率为60%,平均生活力为73%,满足种子库保存的质量要求。种质库将对这批种子干燥低温处理,分装密...

    等离子体所在流动液态锂第一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7-03-15

    近日,等离子体所托卡马克物理研究室真空及等离子体壁相互作用课组在流动液态锂第一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以“Mitigation of plasma–material interactions via passive Li efflux from the surface of a flowing liquid lithium limiter in EAST”为题发表于核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杂志上[Nuclear Fusion, 57 (2017) 046017 (11pp)]。

    近日,等离子体所托卡马克物理研究室真空及等离子体壁相互作用课组在流动液态锂第一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以“Mitigation of plasma–material interactions via passive Li efflux from the surface of a flowing liquid lithium limiter in EAST”为题发表于核聚变领域顶级期刊Nuclear Fusion杂志上[Nuclear ...

    EAST团队科研成果连续六年入选Nuclear Fusion亮点

    2017-02-20

    近日,核聚变领域期刊《核聚变》(Nuclear Fusion)揭晓2016年度highlights。等离子体所论文“Study on the L–H transition power threshold with RF heating and lithium-wall coating on EAST”(2016 Nucl. Fusion 56 056013)被评选为2016年highlight。这是等离子体所论文连续第六年被Nuclear Fusion评选为highligh...

    等离子体所被授予首批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2017-02-20

    2月17日,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及经验交流会召开。等离子体所等10家单位被授予首批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并且,等离子体所应邀在会上作了核科普经验交流报告。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等离子体所在开展核聚变研究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向社会公众,通过...

    近代物理所研究线粒体假膜电势诱导细胞自噬获得新发现

    2017-02-20

    近代物理所研究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和中科院重离子束辐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外源性正电荷替换质子、构建线粒体假膜电势诱导细胞自噬获得新进展。真核细胞利用线粒体内膜呼吸链,将NADH和FADH2氧化、伴随有质子产生并泵入线粒体膜间隙中。质子的产生使得膜间隙积累大量正电荷,形成横跨线粒体内膜两...

    遥感地球所稳定接收高分三号卫星数据并开展典型应用研究

    2017-01-24

    2017年1月23日,我国首颗1米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三号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成功发射的第四颗卫星,具有高分辨率、大成像幅宽、多成像模式、长寿命运行等特点,可全天候、全天时监视监测全球海洋和陆地资源,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卫星水平。高分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