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0
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各奖项获奖结果已经全部揭晓。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院士牵头完成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王贻芳代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获奖团队接受颁奖;陈和生院士代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获奖集体接受颁奖。
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各奖项获奖结果已经全部揭晓。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院士牵头完成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
2017-01-09
1月5日,中国科学院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为树立典型、学习先进,激励院属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迎难而上、再创佳绩,中科院对“十二五”期间做出优异成绩的突出贡献团队进行了表彰。在本次评比中,全院共12个团队入选,其中,中科院高能所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团队因其在中科院“三个面向”方面取得突破性重大科研...
2017-01-09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黄超兰研究员受邀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国际期刊Expert Review of Proteomics上发表综述文章。黄超兰研究员与彭超博士(本文第一作者)撰述的“The Story of Protein Arginine Methylation: Characterization, Regulation, and Funct...
2017-01-04
华社青岛1月2日电(记者 张旭东)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2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对两套深海潜标进行实时传输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凡介绍,海洋实时观测数据长期...
2016-12-29
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CSRe原子质量谱仪首次测量了短寿命核素52Co及其同核异能态的质量,并结合已有数据重新构建了52Ni的β衰变纲图,在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研究中取得又一重要成果。同位旋相似态(Isobaric Analog State,IAS)指的是自旋、宇称及同位旋量子数都相同,仅同位旋第三分量不...
2016-12-23
近日,由等离子体所为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聚变国家实验室研制的用于其ITER中心螺管线圈测试的大型超导馈线系统(Superconducting Feeder)在美方顺利完成现场集成和验收测试,成功通过48.5kA稳态运行。来自等离子体所的责任工程师赴美指导现场安装调试、系统集成控制。此次超导馈线系统的验收性测试,也是美国ITER CS线圈...
2016-12-16
2016年12月15日,由国家高分重大专项支持、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承担建设和运行任务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简称“北极站”)在瑞典基律纳通过现场验收,投入试运行。
2016年12月15日,由国家高分重大专项支持、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承担建设和运行任务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简称“北极站”)在瑞典基律纳通过现场验收,投入试运行。高分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副主任汤燕、遥感地球所副所长刘建波、瑞典空间公司卫星运营部总裁Leif Osterbo、...
2016-12-01
2016年11月8日至26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永平研究员带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保藏中心的刘成、郭永杰、亚吉东、张桥蓉等10余人,对西藏墨脱地区开展了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考察和采集。墨脱,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侧末端,境内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举世闻名的世界...
2016-11-21
近日,由等离子体所承担的3D线圈电源在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成功首次运行。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为此举行了热烈的庆祝仪式。等离子体所所长万宝年等10余位科研人员和来自美国能源部、通用原子能公司和DIII-D装置的专家一同见证。3D线圈电源额定容量7.2MW/450V/16kA,是DIII-D装置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电源,被称为“Super Supp...
2016-11-21
10月19日,由等离子体所研制中心承担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次级准直器顺利通过了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组织的验收。验收组专家在听取设计、工艺及测试报告后一致认为:次级准直器设备结构复杂,设计各项指标要求高,运动、控制元器件具备较高耐辐射要求,研制中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解决了诸多关键性工艺难题,设备性...
2016-11-21
11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混合磁体装置调试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任务目标——40万高斯稳态磁场。
11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磁体实验大厅一片欢呼,自主研制的混合磁体装置调试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任务目标——40万高斯稳态磁??!它正式成为磁场强度在世界排名第二高的稳态强磁场装置。?混合磁体由外超导磁体和套在其中的水冷磁体组合而成。一个月前,水冷磁体单独调试成功,能够产生30万高斯的稳态磁...
2016-11-08
2016年11月5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磁体实验大厅中一片繁忙,大型超导高场磁体正在进行通电试验。经过一整天的忙碌,21点48分,安静的控制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国家稳态强磁场项目负责人匡光力研究员和大型超导高场磁体装置的主要研发人员们相互祝贺,经过几年的研制和数月的调试,用于混合磁...
2016-11-03
北京-试验束装置完成2016年开放运行。2016年北京-试验束装置进行了两轮开放运行,分别在6月底至7月初及10月进行。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及所内多家单位利用试验束装置束流进行了多项测试实验,包括高时间分辨MRPC性能测试、CBM TOF MRPC性能测试、CSR外靶T0及触发探测器MRPC性能性能测试、高时间分辨MCP-PMT性能测试、新型碲锌镉探测器测试、LYSO晶体性能测试??旁诵泄讨谢估檬匝槭泄┛圃杭八谟没Ы辛松锛安牧戏帐笛椤?
北京-试验束装置完成2016年开放运行。2016年北京-试验束装置进行了两轮开放运行,分别在6月底至7月初及10月进行。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及所内多家单位利用试验束装置束流进行了多项测试实验,包括高时间分辨MRPC性能测试、CBM TOF MRPC性能测试、CSR外靶T0及触发探测器MRPC性能性...
2016-11-01
10月21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51位中国科学家分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其中,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李建刚院士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所获奖项类别为物理学奖。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
2016-10-31
新华社青岛10月30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30日完成为期40天的科考航次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本航次中,我国科学家成功回收了在西太平洋连续工作了两年多的三个压力逆式回声仪,它们记录了最近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从开始、爆发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航次首席科学家周慧说,压力逆式回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