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近日,美国物理学会(APS)发布了2015年物理学“标志性进展” (Highlights of the Year),共包括了八项科研成果,中科院科研团队的“发现外尔半金属”研究入选其中。同时,该研究也入选了英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公布的“2015年十大突破”。1929年德国科学家外尔(Weyl)提出——存在一种无“质量”...
2015-12-22
2015年12月17日,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质谱系统用户,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巴斯德所张岩研究组在国际期刊Plos One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Mixed Lineage Leukemia 5 (MLL5) Protein Stability Is Cooperatively Regulated by O-GlcNac Transferase (OGT) and 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7 (USP7)”,该研究发...
2015-12-07
2015年11月25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质谱系统用户,浙江大学基础医学系刘伟教授研究组在国际期刊Cell子刊Molecular Cell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AMPK-Dependent Phosphorylation of GAPDH Triggers Sirt1 Activation and Is Necessary for Autophagy upon Glucose Starvation”,该研究发现一条激活组蛋白...
2015-12-07
近代物理所辐射医学室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提供的碳离子束,研究高LET射线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分子机理获得新发现。细胞凋亡是电离辐射所致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p73是p53家族蛋白成员之一,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很少发生缺失或突变,反而呈现出很高量的表达。p73是抑制凋亡基因还是促进凋亡基因这个问题仍...
2015-12-01
“科学”号11月26日从青岛母港起航,赴热带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瓶级釉苯诤诔痹辞廖魈窖蠛I角沟刂屎蜕蠖厦孀酆系鞑?,这对于我国研究厄尔尼诺现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航次共有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30名科研和技术人员参加科考,涉及生物、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等多个...
2015-11-17
2015年10月25日,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召开了“中国钢结构协会2015年科学技术奖评审会议”,FAST圈梁及索网工程荣获最高奖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为该奖项的第一主要完成人。为了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对钢结构领域的科技投入,增强钢结构...
2015-11-12
在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召开之际,时值“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RAA)”创刊15周年, 10月20日下午,RAA创刊15周年大会暨RAA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KIAA报告厅召开?;嵘隙訰AA从2009-2014年所发表的774篇论文中选出的引用前10名的国际优秀论文给予重点表彰,其中国内五篇优秀论文中有四篇是与LAM...
2015-11-12
北京时间11月9日上午11:00,2016年科学突破奖获奖名单在美国加州硅谷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揭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研究员、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陆锦标教授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团队获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和以中国科学家为主的实验团队首次获得该奖项?!耙蛑形⒆诱竦吹幕⌒苑⑾趾?..
2015-11-04
10月29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用户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徐彦辉教授课题组的论文。该成果揭示了TET蛋白底物偏好性机制,对研究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尤其对血液肿瘤(如髓系白血?。┲瘟菩砸┪锟⒂兄卮笠庖?。这篇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substrate pre...
2015-11-04
2015年10月29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徐彦辉教授课题组的论文。该成果揭示了TET蛋白底物偏好性机制,对研究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尤其对血液肿瘤(如髓系白血?。┲瘟菩砸┪锟⒂兄卮笠庖?。这篇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substrate preference for TET-mediated ox...
2015-11-04
2015年8月至10月,印度尼西亚局部森林大火持续蔓延,肆虐程度预计将成为历史上最严重的林火。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0月9日表示,中方将尽最大努力协助印尼扑灭林火。对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立即启动灾害应急响应预案,密切关注前方救援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灾害应急监测与分...
2015-11-04
10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兆才研究组与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黄超兰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A Non-canonical Role of the p97 Complex in RIG-I Antiviral Signaling”。该成果揭示了病毒RNA识...
2015-11-04
10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丁建平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basis for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thymine-7-hydroxylase in fungi”,该研究工作揭示了真菌胸腺嘧...
2015-10-27
近代物理所实验物理中心超重核研究组的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的充气反冲核谱仪(SHANS),成功合成了215U 和216U等两种最缺中子新核素。新核素合成是核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截止2014年,核素图上已有近3200种核素,除去自然界存在的300多种,其余都是人工合成的。缺中子新核素 (包括超重核素) 往往通过熔合...
2015-10-20
2015年10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简称“上海设施”)五线六站用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核酸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艳丽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Basis of PAM-dependent Spacer Acquisition in CRISPR-Cas Systems”,该研究工作揭示了CRISPR-Ca...